这种观察和琢磨别觉得这是“想太多”,这恰恰是小说家感知世界、提炼素材的方式。
第二种人:共情能力强、情感细腻的“体验者”
你是不是很容易被别人的故事打动?
看电影、读小说时,你会为角色的命运或喜或悲,仿佛自己也亲身经历了他们的爱恨情仇。
朋友向你倾诉烦恼时,你总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感受,甚至比他们自己还先一步捕捉到那些微妙的情绪。
你内心世界丰富,情感体验深刻,对喜悦、悲伤、愤怒、孤独等情绪有着超过常人的敏感度。
如果是这样,那么你拥有小说家第二个关键特质:强大的共情能力和细腻的情感。
小说是关于“人”的艺术。写小说,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写“人心”。
如何让角色活起来,让读者相信他们是真实存在的、有血有肉的人?靠的就是作者赋予他们的情感深度。
这种能力,让你笔下的人物不再是苍白的纸片人,而是拥有复杂、真实、动人情感的个体,能够跨越书页,与读者建立深刻的情感连接。
第三种人:脑子里总有故事、热爱表达与分享
你是不是脑子里经常冒出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和故事片段?
可能只是看到一片落叶,你脑子里就开始上演一出关于轮回与新生的短剧。
可能只是听到一首歌,你就构思好了一个以此为背景音乐的爱情故事。
你常常做白日梦,在脑海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小世界,里面有各种人物在活动。
更重要的是,你有一种强烈的冲动,想把这些想法、这些故事,用某种方式表达出来,分享给别人。
如果是这样,那你拥有小说家第三个核心驱动力: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表达欲。
写小说,本质上就是“讲故事”。
一个好的小说家,会有源源不断的想法和脑洞,它们可能不成系统,天马行空,但这正是想象力的魅力所在——它打破常规,创造无限可能。
而“热爱表达”的特质,让你不满足于仅仅在脑中上演这些故事。你渴望将它们付诸文字,让更多人看到、听到、感受到。
如果你在上面这三种特征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,哪怕只有一点点相似,都请相信:你具备了写作的良好潜质!
当然,这并不是说其他人就不能写作。
写作技巧、谋篇布局、语言打磨,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练习来提升的。
我只是想告诉你,如果你天生就具备这些特质,那简直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,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?
别再用“我没准备好”、“我文笔不行”来当借口了。最好的开始时间,永远是现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